作者:香港研究生申请 来源:香港硕士留学 标签:香港院校排名
近期,万众瞩目的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最新的QS世界大学总排名,相信大家都留意到了,在此次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两所院校登上亚洲榜首,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11)和南洋理工大学(世界排名12)。而中国大陆大学中领跑的依然是清华大学,世界第17名,亚洲第3名。此次与其共同出现在前20名榜单的是北京大学。相比较去年,北京大学的排名上升了5位,现为世界第18名(亚洲第4名)。这是北京大学在2006年之后,首次进入世界前20名,迎来巨大突破。下面南星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2022QS亚洲大学排名情况。

一、2022QS世界大学TOP200
| 排名 | 学校名称 | 国家/地区 | 
| 1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 2 | 牛津大学 | 英国 | 
| 3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 3 | 剑桥大学 | 英国 | 
| 5 | 哈佛大学 | 美国 | 
| 6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 7 | 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 
| 8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 8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 10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 11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 12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 13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 14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 14 | 耶鲁大学 | 美国 | 
| 16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 17 | 清华大学 | 中国 | 
| 18 | 北京大学 | 中国 | 
| 19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 20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 21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 22 | 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 | 
| 23 | 东京大学 | 日本 | 
| 23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 美国 | 
| 25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 26 | 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 
| 27 | 麦吉尔大学 | 加拿大 | 
| 27 | 澳洲国立大学 | 澳大利亚 | 
| 27 |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国 | 
| 30 | 西北大学 | 美国 | 
| 31 | 复旦大学 | 中国 | 
| 32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 33 | 京都大学 | 日本 | 
| 34 | 香港科技大学 | 中国香港 | 
| 35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 英国 | 
| 36 | 首尔国立大学 | 韩国 | 
| 37 | 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 | 
| 38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 39 | 香港中文大学 | 中国香港 | 
| 40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 | 
| 41 |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 韩国 | 
| 42 | 纽约大学 | 美国 | 
| 43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澳大利亚 | 
| 44 | 巴黎第九大学 | 法国 | 
| 45 | 浙江大学 | 中国 | 
| 46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 加拿大 | 
| 47 | 昆士兰大学 | 澳大利亚 | 
| 48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美国 | 
| 49 | 巴黎理工学院 | 法国 | 
| 49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英国 | 
| 5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 50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德国 | 
| 52 | 杜克大学 | 美国 | 
| 53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美国 | 
| 53 | 香港城市大学 | 中国香港 | 
| 55 | 阿姆斯特丹大学 | 荷兰 | 
| 56 | 东京工业大学 | 日本 | 
| 57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荷兰 | 
| 58 | 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 
| 60 | 布朗大学 | 美国 | 
| 61 | 华威大学 | 英国 | 
| 62 | 布里斯托大学 | 英国 | 
| 63 | 海德堡大学 | 德国 | 
| 64 | 慕尼黑大学 | 德国 | 
| 65 | 马来亚大学 | 马来西亚 | 
| 66 | 香港理工大学 | 中国香港 | 
| 67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美国 | 
| 68 | 国立台湾大学 | 中国台湾 | 
| 69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阿根廷 | 
| 70 | 鲁汶大学(荷语) | 比利时 | 
| 70 | 苏黎世大学 | 瑞士 | 
| 72 | 索邦大学 | 法国 | 
| 73 | 格拉斯哥大学 | 英国 | 
| 74 | 高丽大学 | 韩国 | 
| 75 | 大阪大学 | 日本 | 
| 75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 美国 | 
| 77 | 南安普敦大学 | 英国 | 
| 78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俄罗斯 | 
| 79 | 哥本哈根大学 | 丹麦 | 
| 79 | 延世大学 | 韩国 | 
| 81 | 浦项科技大学 | 韩国 | 
| 82 | 杜伦大学 | 英国 | 
| 82 | 东北大学(日本) | 日本 | 
| 82 |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 美国 | 
| 85 | 奥克兰大学 | 新西兰 | 
| 85 | 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 86 | 巴黎萨克雷大学 | 法国 | 
| 87 | 隆德大学 | 瑞典 | 
| 88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美国 | 
| 89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 瑞典 | 
| 90 | 伯明翰大学 | 英国 | 
| 91 | 圣安德鲁斯大学 | 英国 | 
| 92 | 利兹大学 | 英国 | 
| 93 | 西澳大学 | 澳大利亚 | 
| 94 | 莱斯大学 | 美国 | 
| 95 | 谢菲尔德大学 | 英国 | 
| 96 |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 美国 | 
| 97 | 成均馆大学 | 韩国 | 
| 9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 99 | 丹麦理工大学 | 丹麦 | 
| 100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美国 | 
| 101 | 都柏林三一学院 | 爱尔兰 | 
| 102 | 奥斯陆大学 | 挪威 | 
| 103 | 诺丁汉大学 | 英国 | 
| 104 | 赫尔辛基大学 | 芬兰 | 
| 105 |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 墨西哥 | 
| 105 | 日内瓦大学 | 瑞士 | 
| 107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 108 | 阿德雷德大学 | 澳大利亚 | 
| 109 |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 沙特 | 
| 110 | 乌得勒支大学 | 荷兰 | 
| 111 | 蒙特利尔大学 | 加拿大 | 
| 112 | 阿尔托大学 | 芬兰 | 
| 112 | 波士顿大学 | 美国 | 
| 112 | 莱顿大学 | 荷兰 | 
| 112 | 南加州大学 | 美国 | 
| 116 |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 美国 | 
| 117 |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 英国 | 
| 118 | 名古屋大学 | 日本 | 
| 119 | 伯尔尼大学 | 瑞士 | 
| 120 | 俄亥俄州立大学 | 美国 | 
| 121 | 查尔姆斯工业大学 | 瑞典 | 
| 121 | 圣保罗大学 | 巴西 | 
| 123 | 万格宁根大学 | 荷兰 | 
| 124 | 乌普萨拉大学 | 瑞典 | 
| 125 |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 荷兰 | 
| 126 | 阿尔伯塔大学 | 加拿大 | 
| 127 | 柏林自由大学 | 德国 | 
| 128 | 柏林洪堡大学 | 德国 | 
| 128 | 格罗宁根大学 | 荷兰 | 
| 130 | 里昂高等师范学院 | 法国 | 
| 131 | 南京大学 | 中国 | 
| 132 | 兰卡斯特大学 | 英国 | 
| 133 | 悉尼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 
| 134 |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 | 英国 | 
| 135 | 智利天主大学 | 智利 | 
| 136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德国 | 
| 137 | 九州大学 | 日本 | 
| 138 | 巴塞尔大学 | 瑞士 | 
| 138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美国 | 
| 140 | 麦克马斯特大学 | 加拿大 | 
| 141 | 根特大学 | 比利时 | 
| 142 | 米兰理工大学 | 意大利 | 
| 143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 马来西亚 | 
| 144 |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 马来西亚 | 
| 145 | 北海道大学 | 日本 | 
| 146 |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 美国 | 
| 147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 马来西亚 | 
| 148 | 斯德哥尔摩大学 | 瑞典 | 
| 149 | 埃克塞特大学 | 英国 | 
| 149 | 滑铁卢大学 | 加拿大 | 
| 151 | 卡迪夫大学 | 英国 | 
| 151 | 维也纳大学 | 奥地利 | 
| 151 | 约克大学(英国) | 英国 | 
| 154 | 罗切斯特大学 | 美国 | 
| 155 | 奥胡斯大学 | 丹麦 | 
| 156 | 汉阳大学 | 韩国 | 
| 157 | 密歇根州立大学 | 美国 | 
| 158 |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 美国 | 
| 159 | 柏林工业大学 | 德国 | 
| 160 | 艾茉莉大学 | 美国 | 
| 161 | 凯斯西储大学 | 美国 | 
| 161 | 蒙特雷理工学院 | 墨西哥 | 
| 163 | 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产大学 | 沙特 | 
| 163 | 匹兹堡大学 | 美国 | 
| 165 | 亚琛工业大学 | 德国 | 
| 166 | 博洛尼亚大学 | 意大利 | 
| 166 | 巴斯大学 | 英国 | 
| 168 | 德州农工大学 | 美国 | 
| 168 | 巴塞罗那大学 | 西班牙 | 
| 170 | 西安大略大学 | 加拿大 | 
| 171 | 罗马第一大学 | 意大利 | 
| 172 | 弗莱堡大学 | 德国 | 
| 173 | 都柏林大学学院 | 爱尔兰 | 
| 173 | 佛罗里达大学 | 美国 | 
| 175 | 国立哈萨克大学 | 哈萨克斯坦 | 
| 176 | 洛桑大学 | 瑞士 | 
| 177 | 蒂宾根大学 | 德国 | 
| 177 |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 印度 | 
| 179 | 伊拉斯姆斯大学 | 荷兰 | 
| 180 | 国立清华大学 | 中国台湾 | 
| 180 | 维也纳技术大学 | 奥地利 | 
| 180 | 哥德堡大学 | 瑞典 | 
| 183 | 哈里发大学 | 阿联酋 | 
| 183 | 智利大学 | 智利 | 
| 185 |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 | 印度 | 
| 186 | 印度科学学院 | 印度 | 
| 186 |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 美国 | 
| 188 | 鲁汶大学(法语) | 比利时 | 
| 189 | 利物浦大学 | 英国 | 
| 189 | 特文特大学 | 荷兰 | 
| 191 | 达特茅斯学院 | 美国 | 
| 191 |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 马来西亚 | 
| 193 | 卧龙岗大学 | 澳大利亚 | 
| 194 | 科廷大学 | 澳大利亚 | 
| 194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 德国 | 
| 194 | 奥塔戈大学 | 新西兰 | 
| 197 | 纽卡斯尔大学(澳洲) | 澳大利亚 | 
| 198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 以色列 | 
| 199 | 卑尔根大学 | 挪威 | 
| 200 | 麦考瑞大学 | 澳大利亚 | 
二、2022QS排名亚洲院校解析
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亚洲院校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态势,有44所入围TOP200。在来自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所高校中,入围TOP100的亚洲院校有26所,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近代大学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亚洲院校最初在排名中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但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这些年来亚洲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迅速。有留学的想法但还没决定好去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同学,可以抛开留学一定要去最远的地方的旧思维,亚洲也是有很多好学校可供选择的。
具体来看亚洲五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
1.新加坡
新加坡有2所院校入围TOP200,分别是第11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第12的南洋理工大学。新加披国立大学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住了亚洲第1的位置,而南洋理工大学近几年的排名每年都有小幅上升。
2.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有5所院校入围TOP200,分别是排名第22的香港大学、排名第34的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39的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53的香港城市大学和排名第66的香港理工大学。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排名较去年相比都有比较大的进步,分别上升了4位和9位。香港理工大学的命名与历史有关,实际上是一所非常标准的综合性大学。
3.日本
日本有8所院校入围TOP200,分别是排名第23的东京大学、排名第33的京都大学、排名第56的东京工业大学、排名第75的大阪大学、排名第82的日本东北大学、排名第118的名古屋大学、排名第137的九州大学和排名第145的北海道大学。其中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作为日本最优秀的两所国际大学,排名都有所上升。而并称私立双雄的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今年跌出了TOP200,分别卡在了第201和第203。
4.韩国
韩国有7所院校入围TOP200,分别是排名第36的首尔国立大学、排名第41的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排名第74的高丽大学、排名第79的延世大学、排名第81的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排名第97的成均馆大学和排名第156的汉阳大学。
5.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有5所院校入围TOP200,分别是排名第65的马来亚大学、排名第143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排名第144的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排名第147的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和排名第191的马来西亚工艺大学。
虽然提到留学,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把韩国和马来西亚放在前顺位来考虑,但其实韩国和马来西亚过去几年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是非常多的。并且相对而言韩国和马来西亚的申请门槛比较低,能更容易地申请到好学校,因此同学们可以关注上述的韩国和马来西亚的优秀院校。
虽然排名无法穷尽世界上所有的大学,也无法细致到从方方面面来评价一个学校,但排名好在有固定的标准,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除了QS世界大学排名之外,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和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也是非常有名的,这三个排名的指标构成各不相同,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指标。QS世界大学排名的特色指标就是学术同行评议和全球雇主评价,学术同行评议通过匿名问卷的形式在高校之间展开,全球雇主评价可以直观体现出用人单位对各院校的认可度。同学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多参考不同的排名,对比不同的指标,从而更立体地、全方位地对各个学校进行了解。
三、QS世界大学排名共有六项指标,分别来看每项指标中亚洲院校的表现:
1.学术同行评议
学术同行评议在整个评分中占比达到40%,主要体现出在学术界、高校圈中的知名度。由于是同样站在学术视角上的高校之间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在这项指标中东京大学排名第7,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12,京都大学排名第19,首尔国立大学排名第24,早稻田大学排名第117,庆应义塾大学排名第158。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的几所高校,在成立的时间、学术界声誉度和知名度等方面都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同学们如果想硕博阶段在科研方面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成就的话,选择学校时可以关注一下这项指标。
2.人均论文引用
人均论文引用在整个评分中占比20%,在这项指标中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排名第4,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排名第9,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排名第17,韩国科学技术院排名第22,香港城市大学排名第31。可以看到韩国四所科学技术院大学的排名都非常靠前,充分证明这四所学校目前在某些学术科研领域掌握了最前沿的成果。
3.师生比
师生比在整个评分中占比20%,在欧美国家的公立院校读过本科的同学应该会对这项指标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因为很多欧美国家的公立院校都是体量、规模非常大的,但学校一般负担不起配置大量师资的成本,因此读本科的同学可能从大一到毕业上的几乎都是大班课,每个课堂都有上百人一起听讲。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教授之间的关系只会止步于课堂,联系非常松散,教授对学生的认知可能仅限于作业。除非是分数很高的同学,否则教授可能完全没有印象,对于之后想继续申请硕士、需要教授的推荐信的同学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在这项指标中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排名第7,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排名第18,横滨市立大学排名第30,日本东北大学排名第42,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排名第63,广岛大学排名第86,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的储备方面都是投入比较多的。
4.全球雇主评价
全球雇主评价在整个评分中占比10%,反映出各校毕业生们目前在各行各业形成了怎样的声誉,就业时有多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这项指标中东京大学排名第10,首尔国立大学排名第27,早稻田大学排名第36,延世大学排名第44,高丽大学排名第50,庆应义塾大学排名第56,一桥大学排名第79,汉阳大学排名第86,马来西亚泰勒大学排名第90。
5.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
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在整个评分中各占比5%,主要体现出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发展态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际教师的招聘和国际学生的招募是比较容易在短期内出成果的。在国际教师比例中,澳门大学排名第15,香港城市大学排名第16,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21,岭南大学排名第33,新加坡管理大学排名第37,香港理工大学排名第41。在国际学生比例中,澳门科技大学排名第1,香港城市大学排名第26,香港浸会大学排名第36,澳门大学排名第71,马来西亚泰勒大学排名第88,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UCSI)排名第164。
四、亚洲重点院校及专业
一般我们关注大学的综合排名主要针对的是本科阶段,因为本科阶段大一、大二时是不会接触到太多专业课的,专业化学习主要在比较高层次的阶段,所以选择去读本科的院校时会更关注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资源。而如果要申请研究生,就需要同时关注专业排名,在专业方面进行比对。
1.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新加坡的顶尖公立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面都非常广。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营销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科学和安全、健康与环境科学理学都是非常强的。而南洋理工大学虽然名字里带着理工,但其实商学院和教育学院也是非常知名的,会计学、管理经济学、知识管理、航空工程、政治经济学、科技金融都非常强。
这两所学校对比起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理科、基础科研方面的学科要更好一些。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数学、统计学、CS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领域的世界排名都非常靠前,基本在前十水平,高于自身的综合排名。不过南洋理工大学近两年在新专业的开设和国际学生的招生方面都有一些相对利好的政策,值得同学们关注。
2.香港
香港大学一直以来培养出了很多政商界人才,金融学、新闻学、教育学和牙科学是该校最热门的优势专业。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年限比较短,本科和硕士阶段人文社科专业很少,也没有自己的医学院,但作为一所学科不太全面的新兴大学依然能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到第34位,足以体现出在理工科方面的强势。信息科技、会计、投资管理和经济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香港中文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有社会工作、金融、电子工程和传播学。香港城市大学过去几年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名次逐年向上攀升,该校的商学院、法学院以及基础的理工学科和语言、文学相关的学科都是非常好的,优势专业主要有语言研究、金融数学与统计和整合营销传播。香港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与房地产、设计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和服装与纺织品设计。
3.日本
东京大学的学科覆盖面非常广,不仅医学、建筑、各类理工科非常强,经济学、政治关系等学科也非常强。生命科学、土木工程、医学、语言学、材料学和政治学都是东京大学的优势学科。京都大学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古都京都,在传统学科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优势学科有文学、教育学、医学、人文学、农学和电子信息。东京工业大学被誉为亚洲的麻省理工,在理工科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优势专业有物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高分子工程学和生命科学。东京工业大学在硕士阶段开设了英文授课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对于本科学的是理工科、想快速去日本读硕士但没有很强的日语基础的同学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大阪大学的优势专业主要有机械、计算机、金融、地理和材料学。另外,一桥大学作为一所专攻人文社科的学校,只有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这几种专业方向,因此综合排名并不突出,但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4.韩国
首尔国立大学一直以来都是韩国公认的最高学府,优势学科主要有法律、商科和人文类。高丽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有传媒、文学、法律、商科和理工科。其实大部分选择韩国留学的同学都有比较强的学校和专业偏好,比如很多同学会因为三星集团的资源而选择成均馆大学。成均馆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有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商科以及传媒和人文类。
以上就是“南星带你了解2022QS亚洲大学排名情况”的全部内容。各位想出国留学的同学,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前期需要准备的十分充足,才能增加申请成功的可能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研究生留学的专业资讯,可以免费咨询南星教育的顾问老师,联系电话028-83206677。
 
直接添加小助手阿星
 微信号:nan2xing
微信号:nan2xing